说到何藩,可能有人会说他是不过就是个香港三级片导演嘛!三级片导演,不假!他毕其一生把拍摄情色电影当作主要事业。他的电影在观众的眼中都是风花雪月,但实则他拍摄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用美学来考究,他的作品就像是被蒙尘的《兰亭序》,无关风月,悬笔一绝,对于美学的执着,让本是最低俗的作品变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很多观众眼中看到翻云覆雨,而那是因为我们独缺对他一生的了解。
有人说何藩的影像用光非常“绝”,如果说何藩是一名摄影大师,那么他所执导的电影,便是光之影。尤其是在黑白相片的时代,运用光的层次感在黑白两色之间过渡与游离,讓他跟現實保持某種距離,從而有種深度感、疏離感,一種半抽象或是超現實的味道,帶著一點點夢幻的感覺。
他拍摄的帶有線條、形狀、幾何圖形的照片,有很多有趣的光線和陰影對比。不仅仅是有光,裡面還有人文的元素。如果沒有人在裡面填充,整张照片就會很空洞。他自1966年开始拍摄实验短片,1970年执导第一部剧情长片《迷》,说的是一位学国画的文艺青年周旋于两位女子之间,同时他自小在香港长大,从没有亲眼看过中国的名山大川,他笔下的画都只是凭空想象,他的老师责怪他无法承传国画的精神,但男主角认为这不能怪他,城市就是他成长的地方,这个身份矛盾贯穿了整套电影。何藩的电影生涯共执导约三十部作品,当中大部分为色情片。
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他是摄影界的佼佼者,在他长达六十多年的摄影生涯里,曾获上百个个国际摄影大奖,远近闻名。有人说,他以黑白摄影在香港扬名,又以情色电影在香港影史上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他的经典作品《阴影》就是众多传奇之一,由于何藩幼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在五十及六十年代,他专注探讨香港的街头生活和文化,并以镜头捕捉当时的香港由于长期处于局势不稳,天灾又人祸,各种政治暴动,很多香港人都在迷茫的寻找自己的出路。而《阴影》的其中一幅较近期的档案照片便获得香港M+博物馆所收藏,足见其艺术价值。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阴影》中的经典图像。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是一个明暗对比的几何构图,大斜线的一个构图使画面非常简洁,具有一种立体的,平衡的美感。画面的重点,也就是这位穿着旗袍的女人,站在画面的一个视点上,非常和谐。这幅作品中包含的元素也非常少,而越简洁的内容其构图越困难,但是反过来看,简单的元素反而使画面更能让人浮想联翩。而另外一幅图像上恰好与之相反,如果说第一张图像是为了展现线条组成的几何美感,那第二张图像就是为了凸显出曲线线条之美。
年幼时的何藩喜欢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心无旁骛地画画。在他13岁那年,父母送给他一台Rolleiflex双镜反光相机作为生日礼物。那时他在外滩,看到黄昏日落时的归舟,觉得很有意境,就拍了下来。而自此之后,这个小男孩就这样被快门戳中了心,从此便是相机不离身。直到18岁时,他们一家人举家迁移至香港。由于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何藩对写作颇有兴趣,开始他只是想做一个作家,却因为伏案写作太久脊椎常常不舒服而患上偏头痛,最后不得已只好搁笔停止。
后来的闲暇之余,他迷恋上了走访大街小巷去窥探不同人的生活状态。他走过了中环,西环,上环......可以说香港的角角落落都留下他的痕迹,走街串巷也成为了他最基本的日常。他镜头之下的主角都是香港最普通的底层人,有为生活奔波的成年人、垂暮的老年人......在他的摄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专属于香港的精神,为生活而努力拼搏、奋斗,并有着绝不言败的决心。经过长期的积累,何藩对光线和瞬间的把握已经到达了极致,1952年,何藩在中环思豪美术馆开办了个人展,他的作品轰动了现场观众。在此后的十年里,何藩更是拿奖拿到手软,他陆续获得280多个国际摄影大奖,1958年至1965年更是连续8次获得美国摄影学会评选的“世界摄影十杰”。
几年之后,他把目光投向了电影,他不想故步自封,进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打破虚假的泡沫。身为一代摄影大师,他甘愿跑去片场跑龙套,做场记,打杂几年后才换来拍片的机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何藩导演的电影《离》一举夺得了英国Banbruy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引起世界瞩目。然而好景不长,当时的文艺片并不吃香,出于商业压力,公司施压,要求他拍摄三级片。
从艺术到情色,对一个手执相机几十年的摄影师来说实在残忍,而现实却令人不得不屈服。但何藩始终是有香港电影人的操守和骄傲,即使是拍三级片,他也绝不敷衍了事。他拍的电影下裸露的女性身体,在光影的作用下亦显得娇艳欲滴,飘飘欲仙,没有丝毫情欲。为此,有人评价“他是唯一将三级片当作事业来做的导演。”而他却说:“我拍过很多三级片,但我的摄影从未妥协过,我所表达的都是真实的自我,是真正出于我的内心。”
后来,何藩举家移民美国,晚年的他选择再次捡起相机。而这时的他既不需要考虑观众是否喜欢,又不需要担心别人的眼光,这一次他要做最真实的自己。他把老照片重新在时空、人、地点上用后现代主义拼贴的手法,呈现出蒙太奇的影像。而照片既保留了历史的厚重感,又增添了更多的意味,他希望最后可以给这个世界留下历史的记忆。就在2016年,大地起悲怜,噩耗惊传。巨星陨落泣声绵,再也无人“念香港人的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