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今天的无态度电台,我们没有态度,只想畅所欲言。我是今天的主持人coco,那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经常参加我们剧本围读会活动的一位朋友,炉火旁的说书人,您能不能跟我们先大概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叫那个炉火旁的说书人呢?平常自己比较喜欢读书吧,然后炉火又是比较温暖的,有酒,有故事,有书,就会带给人内心的温暖和力量,就像炉火一样。我有听说过您的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您好像有试过骑单车从佛山骑到来广州参加这个剧本围读会?有干过,因为感觉这个过程中很有意思,不知不觉的就到终点了。为什么会突然间想到采取这个更累的骑单车的方式过来广州,因为其实现在广佛线还是蛮方便的。你在这段骑行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什么趣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的呢?但为什么非得为了方便而忽略了本应该去关注和接触的美景呢?虽然骑车可能还挺远的吧,骑过来28公里,也是骑了有一个1小时15分钟。但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凌晨一两点的广州市基本没有人的,而且很安静。在骑的过程中,你会仔细看周围的灯光,还有熄灭的广州塔的灯一点一点的闪耀,而且还有各种小炒摊子,甚至有烤乳猪的摊子,然后你可以在路上吃一顿,记录一下,再继续下一个旅程,便利店都是全部开的,而且有时候晚上买点东西,老板还会跟你多聊聊他碰见的一些事情和人。这是坐地铁或单纯赶效率绝对见不到的。对,遇到感兴趣的就会停一停进去买点儿东西,聊两句,然后再骑。广州的晚上很安静,也不会说有像白天那么嘈杂的事情,你就能很专注地在这个环境里细致的观察,和旁边的人谈谈或听一些跟早上一点儿都不一样的东西。或者是晚上从289艺术园区里那个迪厅出来,就会看见一排排的青年男女在那里谈着他们最近好玩儿的、需要的东西,而且看大街上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走在一起的感觉很不一样。您在这段路途中有没有听到一些什么觉得最有意思的故事呢?炉火旁的说书人
我其实中途觉得最有意思的事是很多人问我晚上为啥去骑车呢?我说我就想看一看城市的光景,他们又说那你打的不就完了吗?我说我为什么要打的呀?我想在自己在骑的过程中接触这个城市,去真正的融入它,感受它不一样的一面,这东西才是生活的。另一个就是个人认为,在体验和享受生活上的一个关键。其实他们很不解我为什么自己学车子,自己去探店,而不是说看那些指南和点评。看指南和点评这些东西是很快,但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少了发现新大陆的乐趣,也少了对于城市的一份期待和一份属于自己的理解。我在南宁走的时候还关注了一个老友粉的账号,他每一天只卖十份,刚好我那天关注了他公众号,跟他聊的比较多,我就走狗屎运吃了两份。或者是我跟飞哥熟了之后,他会给我讲各种后宫好玩的活动。然后我就去听他说这些好玩儿的我再去关注,再从里面再认识很多人再问他有什么活动,这一点一点的就发展出来了。那次是我误打误撞,我觉得我想看个书没有地方,刚好遇到飞哥。
好有缘。跟飞哥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我觉得飞哥是那种平时话不多的人,一开始认识飞哥的时候是怎么跟他熟络起来的呢?这个就是脸皮厚吧,他有时候不是跟后宫会有举办交流活动嘛,我就在活动中多说两句,慢慢就了解了。其实我觉得按照您这种方式去了解一个城市的话,是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的,不是说可能报个旅行团,或趁着一个假期,我到一个城市玩一两个星期,那我可能就已经能够了解到这个城市了。您认为如果去到一个城市可能要花上多长的时间,或者是说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才能真正上说我对这个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呢?其实你介意我反驳你吗?我和您说一下,其实你刚开始跟我说花多长时间非得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实你自己待在自己的心中就已经画这个门槛了,你注意到没?但如果我听说过某个城市,然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很想去了解这个城市。所以我去了这个城市,这也算是我的一个目的吧。这是你随着你的内心去做,我想去这个城市是发我内心的一个好奇和求知,而不是说别人嘴里说的我非得到什么程度。你自己会对这个东西有一个尺度和衡量的。对,但我们怎么去说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才真的能够称他为了解这个城市呢?每个人状态其实不一样,举个例子,就好比说是了解一个人,你会了解一个人的全部吗?嗯,是,但比方说跟我比较亲密的朋友,那我可能会相对比较有把握。当你提到一个城市的时候会有那种感觉,就是你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个地方,你就会不自然的带他去你见过的各种店,各种你认为好看的景点,带他去吃各种你认为好吃的东西。你也不用说是查攻略,或者说是听网红的景点怎么去说,你是发自内心的去融入一个生活,去带着他去跟你一起去,在这个城市体验一下你走心的这种生活的一种方法和模式。对于您来说可能更有意思的事情是,我了解到了这个城市还是说我还没了解,而是在探索这个城市呢?我在探索之中。探索最终是让我更为兴奋、更为激动的一个事情。而且带自己身边的朋友们,甚至是陌生人,你都怀着这种友善的态度,去给他介绍你经历的一些点点滴滴,然后他通过你的经历和你共同走的这些脚步和足迹,慢慢形成他对于城市的一个认识和思考,这是慢慢去塑造的一种观念。平时除了参加剧本围读会,您还有关注或者是参加什么广东的一些人文活动呢?有的是那种创业的,有的是那种读书的,也有的是电影的,还有的是那种户外的骑行旅游射箭的,甚至是艺术家艺术节,还有打靶。对,可能平时确实是很少有机会关注到本身生活在广州这座城市的人。会不会反而是当地人会比较少去关注这些东西?就像我是西安当地人吧,我总是认为自己最了解西安,但其实我不是,我就给你讲个上周好玩的事。我碰见几个德国人和印度人,然后那些人玩得比较欢乐,我就去跟他们边打手势边说。他问我会说英语吗?我说不,我说我是外国人,我不会说英语,那是理所应当的呀,我跟你说不就学会吗?再说了,我觉得你们玩起来很欢乐,我就想跟你们玩儿,如何?啊。所以你们那个时候的沟通是他们是在说英语,然后你在说中文。那不就和找对象一样吗?你要越害怕越在自己脑子里勾勒,那干脆直接光想得了,那二次元由得你满足了。
对,那我感觉你那次的这个交流一定是很有意思的,可能是会比划很多东西?哦,那其实您觉得很多这种文学的分析和解析是有意义的吗。分析和解析其实是有意义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对自己生活有一个更加全新和当下的一个理解。这它是有意义的。如果能用几句话来描述广东的特色的话,你会怎么样去描述?那天我在猎德旁边的一个工地牌子上,我觉得他有一个话说挺好,“广通四海,州达天下”。广东四海,来自不同地方的新潮文化进行曲艺荟萃。州达天下,对于任何东西都保持开放和包容,然后迈向更远的未来。那您在这两年里对“广州自己还是一个比较包容的城市“这个说法有没有一些体会呢?说个特别搞笑的,我之前爱买CD那些东西,就在广州购物中心那买,然后那个售货员他对我叽里呱啦说了一堆粤语,我可认真地听着,虽然我一个字都听不懂。然后他说完之后,我就说,对不起,我听不懂粤语,请再说一遍。他很耐心的再用普通话跟我讲一遍。我并没有打断他,我认为打断别人是不礼貌的。因为我觉得听完是对人起码的尊重。这些大概也说明了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人家是习惯讲粤语啊,真把你当自己人了,你不觉得挺好的吗?这不就是包容。您在这边两年,而且我觉得佛山是一个比广州传统文化更加能表现出来的地方,那我觉得这边的话可能使用粤语更频繁一点,您有想学过粤语吗?我这个倒没有学,因为如果说学了的话,我都觉得没啥意思了,听别人说听不懂的语言总是会觉得有点神秘。而且如果他觉得你不懂这些东西,他会源源不断地告诉你,这不挺好的吗?如果说你让他感觉他你都懂了,他就不会和你讲那么多了。
那您有没有脑补过一个故事,比方说可能到了某个地方,人家对你说你不了解的语言?关系比较近的话,我就脑补他在骂我,如果说关系比较远的话,我就觉得他在跟我亲切的表达热烈欢迎。大学的时候很多人要是黑你的话,是不是就拿土话骂你?就不知道他啥意思了。嗯,那确实。我们很多人现在会经常开玩笑说你去到一个地方,别的不学不要紧,你要学会骂人的话。我就是这意思,因为人家又不认识你,跟你无冤无仇的。再说了,大家又不是非得从你身上图点儿什么,那友好热烈欢迎,对你也好点,大家都对彼此都好点了。国外的话最多就东南亚。不过我记得有个事可清楚,情绪这个事是可以互通的。我妈那次在一个摊上买了几条裤子,她怀疑摊主20美元给她假货,刚好有个卖冰棍的人不停问她要不要买冰棍,然后我妈直接瞪他一眼说买个屁。那人直接一脸懵的,在那儿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是情绪到了,虽然听不懂,大家能感觉到他一脸懵逼,“我做错了什么”,然后她给那个摊主说没什么,买两根摊主的冰棍,摊主才缓过来。国外有个特别有意思的就是柬埔寨,这群人是正儿八经的会三国语言,一个是本地,一个是英文,一个是中文,他们见到外国游客的话,就会拿着小扇子说一美元,只要有人一旦掏出钱包,你会发现草丛里有十几个二十个娃冲到你面前说一美元,全部都是看你掏钱包了,小伙伴成了,那就冲上去,他俩几个先看点儿,这群人贼的很,三个小孩先去打探点,然后说一美元,然后一旦有了美国老太太一套,一群人给冲上去了,全让你给买一份。同一个套路,它就是在一个细枝末节中,很多人觉得没什么,但是你观察下来,这件事就特别好玩。对,我觉得就是您就是观察了在不同的地方,然后周围发生了一些很细小但是其实认真观察细品的话会觉得很有趣的事情。好的谢谢,也希望您在广东期间能够多多参加我们这样的活动,我也希望下次能够围读会上见到您,那我们今天采访就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您的分享。
采访|Coco
文字版|Almond
排版|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