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潮,浪潮从1895年,电影这一事物开始渐渐被人们看到,欧洲电影以其自成一派的电影风格,在世界电影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其中,以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作为欧洲国家电影的中坚力量,产出了众多高水准的电影,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50年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60年代的法国新浪潮运动更是为欧洲以至全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电影力量。 除开这些,东欧电影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东欧国家经历战乱、社会制度的变革、政治上的禁锢,他们的文艺作品也深深体现了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捷克作为其中一员,其电影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浪潮!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 结束,捷克建立以共产党为领 导的人民政权。被重创的电影 事业在战后逐步重建。50年代 的捷克电影创作进入了自由宽 松的环境,捷克电影人开始创 作出大量有关国家与社会主题 的电影,电影数量逐年递增, 同时不一样的题材与文化风格 也争相出现。 50年代,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 发展了西方电影中的写实传统 主义;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 国电影新浪潮,注重“让电影回 归电影,由电影的本质和创作 元素去创作和讨论,注重电影强 烈的个人风格”,二者均影响了 捷克的电影人。彼时从布拉格电 影学院毕业的一批新生代导演, 带着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苏联蒙 太奇、法国真实电影、布列松、 布努埃尔的影响,开始探索捷克 电影的发展之路。 1962年,《网中的太阳》成为捷克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影片抛弃了过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将视点聚焦在极度个人化的视点上。 “我们上面有一张网,太阳在网中, 妈妈,但我们不可摇晃,因为太阳 会从网中露出。” “没错,所以我们要静坐不语。” 这是影片中男孩与母亲的对白,《网中的太阳》呈现出了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之间的疏离感,这是过往捷克电影主题中从未出现的。 1965 年,由“捷克新浪潮”的主将薇拉·齐蒂诺娃牵头,亚罗米尔·伊雷什、扬·内梅克、埃德尔瓦·朔尔姆以及伊日·门泽尔将赫拉巴尔的短篇小说集改编为同名长故事片《底层的珍珠》,正式宣告“捷克新浪潮”运动的最终成型。 捷克新浪潮运动在追求环境、气氛和现实细节真实可信的同时,又追求导演主观意识的实现,如怪诞风格的表达与隐喻的设计等。 超现实的表达与怪诞风格尽显在薇拉·齐蒂洛娃1966年创作的《野雏菊》之中,影片打破传统体制的叙事风格,从影像实验的角度出发,创造了大胆的摄影方式和超现实的思维方式。电影表现了两个女孩疯狂吃喝玩乐、狂欢作乐、欺骗男人的片段,画面和情节夸张而怪诞,表达了对现实消费主义的讽刺与批判。 影片《夜之钻》采用纪录片的手法——手持跟拍,并大量使用强烈对比的摄影,跟拍主角逃离集中营的过程;《哭泣》则通过真实电影式的记录,展现出新浪潮运动中追求细节真实的特点。 捷克新浪潮作为“最强烈、最具实验性的电影运动”,在有限的自由里,用幽默的方式解构严肃,用寓言隐喻现实,年轻、批判、尖锐。 浪潮…… 捷克新浪潮运动后,捷克经历 了苏东剧变,过渡到资本主义 体制。捷克电影创作的黄金时 期也就此结束,而同时,捷克 电影也在世界的浪潮中迷茫前 行。 尽管当代捷克电影在本国上座 率与销售率达到了非凡的成果, 但当代捷克电影已成为世界各 大电影节竞赛单元的稀客。 捷克导演们认识到本国观众的喜 好,以观众为创作导向的同时, 创作时很少再选择历史反思等深 度的内容。 例如《遗传或者同志滚蛋》,依 赖夸张的表达形式,展现低俗幽 默和拜物情节,在捷克本国获得 了观众的欢迎,但其夸张的形式 也掩盖掉了影片的讽刺潜台词。 极度幼稚的故事情节,是人们渴 望不劳而获的写照,也反映了对 新体制公正的信心,影片主角作 为一个在历史潮流中循规蹈矩、 随波逐流的人,很少深思自己, 这样的角色让捷克大众找到共鸣, 对此类人物产生认同感,这是新 一代“捷克性格”的变化。这样的 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主流电 影,取代了原有的对于痛苦历史 的反思。 编剧彼得·亚尔霍夫斯基(Petr Jarchovsky)和导演扬·赫热贝克(Jan Hrebejk)组成了双驾马车,他们的影片剧情简单,却深受观众喜爱。如《一屋两家三代人》中讲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的悲剧事件,影片中将这样深刻的事件,弱化为政见分歧导致的邻里冲突;《谁来为卡夫卡塑像》中设置了私下议论体制却又因为党员干部身份收益的夫妻角色,与否定体制而生活贫苦的雕塑家角色,两种角色从不同政见、思想意识上的矛盾渐渐走向和解,影片中呈现出轻松、温馨与幽默的气氛,大大降低了对现实的批判。 政治变革后,捷克电影始终难以超越之前所达到的高度。外来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欧地区与美国的影响,让捷克电影人在世界电影浪潮中逐步失去自身电影的风格与命题。 捷克电影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重视严肃探讨政治、战争和社会现实,不太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作为较为纯粹的艺术,通过多种的电影表达来呈现沉重的命题。而到90年代,在世界电影的浪潮中,尽管捷克电影想要保持自己的命题,却不可避免地为了在浪潮存活中而考虑观众的喜好,被票房经济所左右。 捷克电影曾在世界中卷起浪潮,在大胆地尝试中向世界展现捷克电影的力量,而现在要如何突破瓶颈,焕发出新的生机,是捷克电影作者们需要面临的新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