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明暗交战

摄影的英文photograph,是“用光书写”的意思。“photo”意为“light”,也就是“光”,“graph”是“to write”,意即“书写”。


因此,从词源学来看,摄影实质上就是关于光的艺术


1.jpg

《呼喊与细语》


拿起相机,摄影师首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利用光线,来进行画面的表现


在电影的拍摄片场中,时间花得最多的就是布光工作,大家在片场等得最长的,就是在等灯光布置好,可见打光在电影拍摄里的重要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希望得到一个“曝光正常”的画面,这里的“曝光正常”是指画面亮度正常,能让人将画面的基本看清,包括在昏暗场景下的情形。


可人们发现,画面明暗关系的变化会对人的心理感觉产生影响,于是就有人会故意制造出暗到几乎无法看清画面,来渲染情绪。


电影就是基于明暗关系的这一点特性,通过影调来达到表现画面层次、打造质感、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和心境等的效果。


2.jpg

《愤怒的公牛》


按照画面亮度的变化,影调可以分为高调、低调和中调,如果从画面明暗反差对比的角度出发,影调又可以分为硬调、软调和中调


高调是指画面中的浅灰至白色色阶占据了大部分的面积,而深色色阶只占少部分,起到画面平衡的作用,使画面不至于太过单调。


用更直观的方式来描述,那就是高调画面明亮的地方多,投影或者阴影少,场景光源主要是顺光


3.jpg

《2001太空漫游》


《2001太空漫游》里的这一个卧室场景,就是一个高调画面。整个卧室亮堂堂,相当白皙,只有一个黑石突兀其中。


正常情况其实很少有这种光照多得过分的环境,所以高调画面一般表现极乐、希望、神圣、超越、幻想等的情感和氛围。


《2001太空漫游》的卧室场景在高调环境中,呈现出非现实感,黑石通透纯粹的黑得以突显,抓取了观众的注意。


低调的特征则与高调相反,灰色和黑色色阶占据低调画面的绝大部分,经常黑到使人看不清画面,而画面之中只有少数的光亮。


低调画面是阴影的世界,黑暗几乎吞没一切,侧光、侧逆光、逆光诸如此类的光源令画面主体只留下轮廓和影子。


4.jpg

《七宗罪》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低调画面,如果你想看清画面的内容,就只能把屏幕亮度调到最高,再到黑暗的环境中,或许才能将画面看清一二。


人们一直致力于利用明暗来进行艺术表现,绘画如此,发明与绘画之后的摄影也是如此。光明与黑暗的比较,已深刻在人类的基因。


我们向往光明,光明使我们感到安全、温暖、平静、有希望。我们拒斥黑暗,黑暗使我们感到不安、恐惧、厌恶和绝望。关于明与暗给人的感受,这不需多说,关键在于艺术家们如何利用明暗的关系来进行表现。


上面的图片截取于《七宗罪》,整部电影低调场景居多,符合影片阴沉压抑的基调。杀人魔以七宗罪对应的方式杀死受害者,探员只能追着他留下的疑案,又不能令他伏法。


而杀人魔的行为又无可奈何地挑衅着人性,这时低调的影调就加重了影片的绝望感


5.jpg

《七宗罪》


低调风格的摄影,在一种叫“黑色电影”的电影风格里面最为常见。“黑色电影”关注人道德的腐化,里面人物的善恶通常不甚分明,透露着颓废悲观的情绪。


马丁·斯科塞斯的《出租车司机》、杜琪峰的《PTU》都体现了黑色电影的风格。


《出租车司机》的主角多在夜间活动,夜里的纽约在电影镜头中显得像个垃圾场,霓虹闪烁的街上弥漫着人们过剩的欲望。


6.jpg

《出租车司机》


《PTU》的故事则全片都只有夜景。林雪饰演的肥沙因挑衅混混被报复而丢了手枪,这种情况本该上报,而任达华饰演的PTU队长何文展选择隐瞒实情,出于义气发动小队帮肥沙找回手枪。


7.jpg

《PTU》


寻枪过程中,PTU小队会“暴力执法”,何文展掌掴帮派小弟好几十下,又为了翻证据将毒贩拐进小巷中,差点把他踢死。


警察的正义形象在《PTU》里变得模糊,全夜景的黑色电影风格又为影片增加了混沌感


8.jpg

《PTU》


光影的魅力,最体现在明暗反差上。通过控制光线,可以让摄影机拍摄的画面制造出强烈的明暗对比。


硬调画面明暗反差大,亮部和暗部之间缺乏过渡。硬调画面主要通过直射光,来打出对比强烈的亮部与暗部,光源角度多为侧光和逆光


硬调的灯光颇具风格,在这种光线的照射下,人物脸部轮廓会显得十分立体,从而极具力量感


《教父》开头场景的硬调灯光运用得十分成功。整个场景以低调为主,柯里昂教父的眼睛没入黑暗中,配合着他的谈话显现出这个人物的神秘和强硬,于是灯光对人物塑造起到关键作用。


9.jpg

《教父》


伯格曼的《野草莓》里,教授的梦境就是硬调光影。场景里光影界限分明,仿佛是正午烈日暴晒,这样非现实的光影更突出了梦境的非现实感,具有表现作用。


10.jpg

《野草莓》


至于软调和中间调,就是电影大多数情况下的影调。明暗在软调和中间调下没有鲜明的对比,画面光线分布均匀,基本清晰可见。光源以散射光为主。


11.jpg

《触不可及》


在影片情绪较为平和的场景,软调与中间调是应用得最多的。人面对这类场景,都会感到舒适,而不会感到对立和紧张



END.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