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那年收到的那份来自父亲的相机礼物,使 库布里克 爱上了摄影。17岁时他拍下了罗斯福总统逝世那天一位报摊主黯然神伤的照片,以此成为了《LOOK》杂志的专职摄影师。
(1945年4月,库布里克敏锐地捕捉了这一幕,
并以25美元卖给了Look杂志)
如果库布里克一直沿着这条轨迹前行的话,或许艺术界又会多了一位风格迥异的摄影师。
在那张为他赢得offer的照片里,他异于常人的个人风格便已初露端倪——冷冰冰的印刷新闻与私人化的默默悼念,像是随手一拍的自然对立,亦像是精心布置的人为摆拍。
不言尽,不道明,定要用剧烈的视觉冲突将思考留给观众。这位被无数后来者学习、作品被不断效仿致敬的电影鬼才,一生伴随着各种忧喜参半的争议。
他创造了一种只属于他的风格,
并且至今后无来者。
▂▄▂ 库布里克老想把早年的作品毁掉,
因为他的每一部新片都会有超越从前的进步。
在父亲的资助下,1953年库布里克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恐惧与欲望》。这部只有62分钟的电影,在虚构背景中,用极端的方式描述了战争对人的伤害。
但库布里克对这部作品很不满意,像是一件未完待续的半成品,这部片子的完成度并不高,剧本也很平庸。
唯一令库布里克欣慰的是“尽管有这么多缺点,这部电影还获得了一个艺术片的称号,影片在纽约格尔德剧院首播,甚至还是获得了几个评论家的好评,还受到了马克•范多伦的称赞。”
1955年,库布里克拍摄了他的第二部作品《杀手之吻》。这里讲述的是一个拳击手在与跳舞女郎邂逅并坠入爱河后,意外卷入一场谋杀案的故事。
这部67分钟的片子较《恐惧与欲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 完美主义者 库布里克后来认为这些不过是实习作品,只答应私下放映,并多次想把这些片子的拷贝销毁。
▂▄▂ 库布里克有一种对一切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他操纵着观众又将一切放开给观众自己解读。
由于深刻的哲思和先知般的专业视野,业界称库布里克为“最接近上帝的导演”。
在他六七十年代教科书级的“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1964)《2001:太空漫游》(1968)《发条橙》(1971))中,他对当时发生的重大时事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对外太空的探索等问题进行了映射,亦对末日、人类历史进程、人性与制度等严肃而宏大的命题进行探讨。
尤其在《发条橙》上映之后,其强烈的实验性和对变态暴力画面的完美呈现,为库布里克带来了极大的争议。媒体开始将影片上映后英国社会发生的暴力事件归咎于《发条橙》里的暴力画面,各种关于库布里克煽动青少年犯罪的文章层出不穷。
不堪其扰的库布里克最终主动要求将《发条橙》从影院撤映,以此来平息对其和家人带来不便的攻击。
这部视觉上极美的片子,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权的终极问题:生而为人凭借自己意志做出选择的权利究竟能否被剥夺?
犯罪人Alex是一个混账的神经质,他无恶不作,对暴力有着天生的迷恋,在监狱关了两年后,Alex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疗,这种疗法用极端手段,让Alex对暴力产生了生理上的厌恶。
《发条橙》一直保持着库布里克最不道德的电影之一的名声,可又有谁能要求电影总是道德的呢?
这一时期库布里克的采访差不多都是这样的:“我不相信任何地球上的一神论宗教,但我的确相信人能够创造一个迷人而科学的上帝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他过于前卫的作品风格猛烈冲撞着那个年代,就算放在现在社会,仍能带来余震不断。就像《奇爱博士》里于谈笑中用一颗无法阻止的原子弹毁灭了世界,这在当下的电影中是万万使不得的。
▂▄▂ 库布里克有自己专属的摄影风格
——“库布里克的凝视”
这个被后来许多著名导演玩坏了却百玩不腻的拍摄手法,简单来说就是大特写人像,下颚微收,眼睛上看,死盯镜头,直到导演喊咔。
他还有一些比较著名的摄影技术:平衡构图,跟拍,突然推拉,放大人脸,突出表情。
教科书上常常提及的许多诡异的经典镜头多是出自库布里克之手,《闪灵》里的这几个镜头便是教科书里的热饽饽。
号称是封闭恐怖片最顶尖之作的《闪灵》,片中几个低角度跟拍镜头,想想都心惊胆战。片中两人一个将几近癫狂的疯,一个歇斯底里的怕,她们凑在一起更加剧了影片的疯狂程度。
成长于新旧好莱坞交替时候的库布里克不属于任何阵营, 他自己就是一个阵营。他打破了经典好莱坞的三点布光法,分散实际光线进行拍摄。利用画面中的光源而不特意打光,反倒让画面更自然耐看。
这种对自然光的极致追求,在后来的一部电影《巴里·林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部英伦古典文艺片全程用自然光拍摄,这里的很多镜头都是在光线极暗的条件下拍摄出来的。
一般我们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拍出来的可能是画质极差的一团黑,但在库布里克手里,却是另一番油画一样的极美质感。
这在设备并不先进的1975年是非常难得的。影片上映后拿下了第四十八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配乐四项大奖。
库布里克也凭借此片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编剧三项提名。
也许是他拍的恐怖片游离于好莱坞主流视野之外,也许是题材过于先锋而被主动拒绝,库布里克始终陪跑着奥斯卡。
他在音响上也有独特的创造,你常会在他的作品里听到悠远绵长的古典音乐。他涉猎的题材非常广泛,是那种 拍10部电影便是10种类型,且每部电影都是 该类型电影里无人能望其项背的颠覆性巅峰。
这么一位教科书级的人物,在他最后一部作品《大开眼戒》首映礼后一周就离开了。围绕他电影精髓艺术性和为部分观众考虑的分级争议,随着他那些超乎时代的作品延续至今。
你依旧会在各种关于电影的论文中看见他的名字,他这些自成一脉的作品,也让如今的我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