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暴力和战争,浅析电影止痛性(2)

在上一篇文章暴力和战争,浅析电影止痛性(1)中,我们讨论了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对于观者情绪和伤痛的抚慰作用,今天是这个系列的下篇,让我们跟着镜头穿过炮火纷飞的战场,去探索那些战争影像之于人的痛苦和救赎。


1.png


2.png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彼时世界正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生变化,旧的事物、社会以及生活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摧毁,影像则正好承担了记录的责任,为不在场的我们提供了与过去的零星联系,比如战争。但令人好奇的是,既然战争带来的只有恐惧和不安,为什么还要用影像将其更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揭开人类历史的伤疤?有人会说,正视过去才能创造未来,通过电影重现血腥的战争有助于人们珍惜当下,维护和平。事实果真如此吗?


3.png


4.png


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人的痛苦》中提出一个观点,尽管影像直观呈现的痛苦可以引发人的悲悯,但人的无力也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不可协调的影像显得多余且荒诞,更为可怕的是,对影像不加思考地接受会导致人类的道德判断能力越来越弱。这似乎违背了战争电影试图教化民众,呼吁反战的初衷,但抛开这些深刻的话题,战争题材必然是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审美兴趣,才会经久不衰。这个问题属于审美接受的范畴,或许可以在精神分析学或者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找到答案。


弗洛伊德曾提出人类具有“生和死”两种本能,“死本能”又被称为毁坏冲动、攻击本能或侵犯本能,也就是使生命体走向自身终结的本能,这使得人们会有对危险和死亡的无意识倾向,自虐、自残现象也来源于此。在观影中,人们往往会将自身的主体性与主角的生存体验结合起来,影片中角色的痛苦也会传递给观众,在这种共情关系中,存在着一种近似自虐的生命体验,使观众释放多余精神能量,实现精神状态的平复与紧张的消除,进而产生快感,此外,电影中宏大的战争场面展现出的无坚不摧的气势也会给人一种力量上的崇高感。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每次看完一场激烈的战争电影后,往往会被深深的疲惫感包围,但同时又会伴随一种莫名的亢奋,原因就在于此。


很多经典的战争电影,如《钢琴家》、《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等,虽是以不同的视角观察战争,但这些影片带给观众的心灵震撼都是巨大且持久的。正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让人们意识到文明的脆弱和人性的复杂,于是创作者们基于这些主题展开谈论,在影片提供的公共场域下,对人的同情和憎恶,对战争的思考等等情绪无限滋生,借此,创作者和观众得以释放对自身无力的愧疚感,收获一定程度的精神满足。


5.png


6.png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小众的战争片,曾获第48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南斯拉夫电影《地下》(1995)。这部电影运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主人公们在和平年代荒诞行为的描述,展现了意识形态主宰之下战后人民行为的无所适从和不可理喻。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和小宫交流观后感~

7.pn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