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青春悲剧与时代隐喻(中)

图片


文 / 陈喆



(中)



放眼各类艺术形式,文学也好,电影也罢,乃至画作、舞蹈等等,很多创作者的第一部作品都会以自己作为主体参照。上一部分中,我们就提到了《兔子暴力》是一部带有强烈“自我”的作品。这种对自己强烈的关注和表达行为,其实和学生时代自我人格觉醒的阶段颇为相似。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作品,就容易带有所谓“青春疼痛文学”的特点。


作为类型片的文艺片中往往会有些不生活化的台词。这些台词使用得当的话,不仅不影响观感,还会变成破圈点。


图片7.png
在《后会无期》中说出“我一早知道你不是好人,没想到你连坏人都不是”的贾樟柯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显得矫情,不真实。《暴力兔子》中类似的台词有很多,我们后面会具体分析。


图片8.png
(如今的名梗)


另外,不是通过台词引出角色背景,而是为了迅速介绍角色设定而把信息直接埋在台词里的做法,也是影响本片观感的一大缺点。比如影片开始,水青第一次进家门,后母前一句还说让水青别多想,后一句就说让她晚点回来是希望家里别有外人。这种低情商对白的前后矛盾,赤裸地点明了角色的困境和矛盾,还很不真实。


更致命地是,水青和曲婷之间的情感递进,缺乏更细腻的行为表达,而多是通过口述台词表现的。今熙的评价在这里很合适,她们在互相“表白”。在结尾高潮处,母女为谁去认主犯的罪发生了分歧,两人都在往自己身上揽,又一次互相表达了观点。本片的主题之一“一个人现在做的选择可能要十几年以后才知道错了”经万茜饱满的台词表演直给了水青和观众,反而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过分通过台词来补全人设乃至加深意义,缺乏行动表现,让本片的质感打了折扣。


 如果说水青和曲婷间的沟通过于直白,那么作为衬托和对比的金熙和马悦悦话就太少了。同样深陷生活困境的她们,没有和自己的家庭进行过任何沟通,一直都采取了逃避的办法。结合之前提到的角色缺乏成长,而剧情矛盾却不断加深,这种节奏的不同步和形象无变化,让角色显得矫情。加上极端的行为和青春的面貌,有话就是不说造成的误会,让青春疼痛文学的气息更重。


影片前部,有三个少女在桥上放孔明灯的一组镜头。水青说:“让我们的愿望沉到江底也不错。”再配合后面三个少女在桥上奔跑的镜头,让人很难不跟着青春一下。


图片9.png
图片10.png



片中这种类似喊青春口号的桥段不少,有之前提到的金熙在广播站朗读的短文,有四个女性夜探隧道时留下的遗言,等等。这些过分浪漫的台词就像是喷过量的香水,感动不了观众,还显得俗气。


不只是部分台词,拍摄上,本片有不少意义不明朗的空镜头。比如,水青在水坝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岸边有一个破沙发,片中她第一次躺在这里的时候。接了一组连续空镜头:仰望树冠缝隙照下的阳光,水青把玩打火机,水流等等,作为初见的观众并不能理解它们除了渲染情绪以外的意义。


图片11.png
(初见水青把玩打火机的变焦镜头不易理解)


在结尾处,水青用打火机帮曲婷点烟帮她冷静下来时,才终于完成了和前面空镜头的呼应。但影片内的多组类似的镜头显得有点莫名其妙,有些矫情。甚至,这种类似“炫技”的问题还多次出现在发展剧情的关键镜头中。举个例子,水青追逐金熙请求原谅的时候,在幽闭的走廊内选择了深景深的远景,让角色分别处于光线对比强烈的远方,和不知道为了什么倾斜的机位等等。这些手法并没有给作品增色,反而略显廉价



图片12.png
(光线对比和倾斜的镜头角度没能成功辅助情感引导)



同时,由于剧本会为观众揭开越来越多的谜题,观众的心中的好奇心本来就会降低,这也给剪辑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影片由事件的结尾做开头,配合一开始各个角色身上的谜团,让观众积极的参与思考,节奏也更为有趣。但是后来,除了母女主角,其他人的戏份紧缩,让线性的剧情节奏显得单一,这时已经进入了由关注“文艺节奏”转向悬疑片解密的过程。但是紧张感并没有被充分带动起来。比如几个重头戏:曲婷被老杜带走水青寻找她水青偷家里房本的部分;以及绑架进行时单薄的对马悦悦父亲反应的描绘,除了一点交叉剪辑甚至单跟主角,剪辑根本没能有效地带起节奏引导观众。可谓没有把握好文艺类型片的慢,也丢了悬疑片高潮部分的快。影响了整体的质量。



影片的结尾,水青直视镜头,好像看到了死去的马悦悦的灵魂,听着马悦悦感性的诗化台词,水青笑着流泪,忏悔的她好像得到了原谅。这个处理浪漫的俗气,非常青春疼痛。



图片13.png



有些意外的是,临近结尾,屏幕一黑,一张声明跃然屏幕,点明本片的本意是呼吁父母关爱、关怀孩子,同时交代了水青、曲婷及相关势力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种直白的价值宣传,甚至有幼稚得有些好笑,难道观众们看不出来吗?而且,这个声明是插在水青最后一个镜头的中间的。换句话说,这个声明没有作为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却十分凌乱突兀的被放在最后一个镜头中间,这是为什么?



在下一部分,笔者会解释自己的观点,即导演想通过这份直白的呼吁,提醒观众注意,或者刻意隐藏自己的真意,即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的,自己对时代和城市的隐喻。





作者简介
陈喆
俄亥俄大学 电影研究硕士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 电影研究学士 
影像后宫国际影视中心签约讲师
参与过俄亥俄大学雅典电影节、纽约电影节地平线计划、布鲁克林电影节
中国电影资料馆微信公众号幕味儿发表过10篇影评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