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星战之父”与改变电影的工业光魔

《星球大战》无疑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个电影系列之一,它创造了一系列迷人的故事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吸引了一大批影迷,影响力延续至今。


1.jpg

星球大战


后世的许多影视作品,都受到过《星球大战》的影响,比如漫威电影宇宙等等,《星球大战》不断被后辈们致敬。


即使不熟悉《星球大战》的观众,对影片里的那些形象和概念都不陌生,绝地武士、光剑、原力……等等不仅令《星球大战》的粉丝们着迷,对非粉丝来说也是相当有趣的一些设定。


“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是这一“大IP”的功臣。


2.jpg

乔治·卢卡斯


乔治·卢卡斯生长于一个加州小镇,少年时沉迷于赛车,后来出了事故,便将兴趣转向了电影,进入南加州大学攻读电影。


大学期间,他完成了一部短片作品《THX-1138.4EB》,后来他把这个作品展开为一部长篇,片名就是《THX-1138》


3.jpg

《THX-1138》


《THX-1138》是乔治·卢卡斯的处女作,讲述了一个科幻题材的故事。影片时代背景设置在近未来,建构了一个反乌托邦的社会。


那里的人们的名字简化为字母和编号,人们工作繁重,受着监控,依靠药物来抑制内心的情感。


主角THX-1138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直到他遇到了一位叫LUH的女性,他们允许自己的情感的存在,开始了对体制的反抗。


4.jpg

《THX-1138》


影片具有强烈的实验风格,构图素净极简,显得没有感情,这种形式也承载着内容,表达导演对未来的思考。


《THX-1138》因其晦涩,上映时票房惨淡,投资商都撤回了对乔治·卢卡斯的投资,令他陷入困顿之中。


在《THX-1138》还是短片的时候,乔治·卢卡斯就结识了同为南加大校友的弗朗西斯·科波拉,《THX-1138》就是在科波拉的赏识和资助之下完成的。


“星战”出世之前,卢卡斯是靠《美国风情画》赚回了一些成本。科波拉凭借一部《教父》成名,环球影业靠着科波拉的关系找到卢卡斯,表示如果他能邀请科波拉担任《美国风情画》的制片人,他们就会给他投资。


5.jpg

《美国风情画》


《美国风情画》的拍摄只花了57个工作日和78万美元,最终收获了5项奥斯卡提名和1.45亿美元的票房。


正是《美国风情画》的成功,令卢卡斯有机会拍摄星球大战。当时卢卡斯也构思了《现代启示录》,后来因为拉不到赞助,就将此片让与科波拉。


6.jpg

《现代启示录》


《星球大战》是乔治·卢卡斯酝酿已久的作品,他从小就喜欢科幻类型的漫画,比如《飞侠哥顿》、《巴克·罗杰斯》、《明日托米》等。他一直想拍一个太空史诗故事,一直希望将这个想法付诸现实。


1973年,卢卡斯着手《星球大战》剧本的写作。起初他只是设计了一些角色,创作过程中遭遇了卡壳。


黑泽明的《战国英豪》给了他灵感,通过黑泽明的这部电影他设计好了人物关系,《星球大战》第一部里两个聒噪的机器人,就跟《战国英豪》里那两个农民对应。


7.jpg

《战国英豪》


到1977年,《星球大战》正式完成了拍摄。第一部试映时,卢卡斯感到紧张,直到试映结束后,同行一致给他的这部电影予以好评,他才松了一口气。


最初他也没有预料到,《星球大战》系列会创造如此长久的辉煌,这个系列影片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进入到“星战”世界当中。


卢卡斯说,他拍星球大战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个现代神话,让孩子们能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富于幻想的人生观。


拍完第一部《星球大战》之后,卢卡斯就不再执导电影,转而关注电影特效等电影工业方面的技术。


1999年,距离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的22年后,卢卡斯才重新以导演的身份,拍摄《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8.jpg

《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但这部前传的影片不尽人意,人们说卢卡斯毁了他们对“星战”的美好印象。《故事》的作者罗伯特·麦基也这么认为。


卢卡斯对人们的反应感到失望,他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再也没有当年的创意和故事,观众也不买账,自己也没有必要再拍下去了。


卢卡斯对电影做出的另一项贡献,就是他创立了特效公司工业光魔。


在他拍《星球大战》的时候,电影制作对于特效的依赖并不高,特效制作并不能得到多少回报。


卢卡斯找不到自己能令自己心仪的特效公司,于是他决定自己创立一间。1975年,在加州的一个旧仓库里,卢卡斯创立了工业光魔,开始了这家公司改变好莱坞的传奇历程。


9.jpg


如果没有工业光魔,《星球大战》里炫目的光剑、宇宙飞船,我们都不会看到。


工业光魔成立了一个电脑绘图部门。主管这个部门的Ed Catmull创造出了纯电脑制作电影技术,此后又成为了皮克斯缔造者之一。


10.jpg


“星战”的成功,让好莱坞看到了特效的重要性。从那时开始,工业光魔推动了整个好莱坞特效技术的发展,令许多以前无法实现的想法在荧幕里兑现。


到目前,工业光魔已经参加过300多部好莱坞影片的制作,获得过15次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


《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终结者》《加勒比海盗》等等的好莱坞大片,都有工业光魔的辅助。


第一个用计算机合成的电影视觉特效镜头,《星际迷航:可汗之怒》中星球爆炸的场面;第一个CG角色,《少年福尔摩斯》中的彩色玻璃人……这许多个第一,都是工业光魔所创立的。


在卢卡斯重新执导后所拍摄的《星球大战前传》中,他要求电影里要用上90%的特效,由此开创了“绿幕时代”。


我们今天经常在片场花絮中能看到的动作捕捉技术,就是由工业光魔在为《加勒比海盗》服务时发明的。


11.jpg

动作捕捉


为了员工们的利益,卢卡斯将工业光魔在内的卢卡斯影业卖给了迪士尼,后者也重新开启了“星战”系列新作品的开发。


卢卡斯表示,他不再当导演,但还会从其他方面实现他做电影的想法。那个靠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的“星战之父”,依然在为电影贡献着他的力量。


资料来源

《乔治·卢卡斯的处女座,是一则反乌托邦神话》 深焦DeepFocus

《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第一财经新闻

《“工业光魔”有多牛?把想象变成可能》 秒闻娱综

《<星球大战>传奇,诞生在越战和黑泽明的影子里?》 过客History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