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彩色电影,可不是随手打翻的颜料盘

彩色电影的出现,绝对是给电影史带来最大影响的变化之一。电影中色彩的加入,给电影的画面表现增添了更多的变数。


世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样子,本就是五光十色的。比起单调的黑白灰,彩色的电影,更加贴近我们对世界的印象


1.jpg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


或许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世界的缤纷,所以当我们再看电影时,往往会觉得荧幕里的彩色理所应当,不过是一种该有的技术达标罢了,并没有多少稀奇之处。


但是电影里的色彩,其实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与现实的模样有或多或少的偏差


电影里面这种色彩的变化,在自然界中同样存在


树是绿的,我们通常习惯这样认为。如果有人在黄昏的时候告诉你,他看到一棵黑色的树,那么你一定会觉得他在发疯。树就是绿的,哪有树是黑的呢?


可实际上,由于黄昏光线不足,人在那种时候已经分辨不出树的确切颜色。我们会说树是绿的,那只是我们观念上的真实,而真正作用于我们眼睛的,实际就是黑乎乎的树。


2.jpg
3.jpg

莫奈《干草垛》


电影也是这样的情况,镜头中的颜色与现实的相比,已是另一种样子


电影之所以要对色彩进行调整,与现实有所区别,这里面有技术上的原因,当然,对于追求表达的导演们来说,更多的是出于艺术上的需要


首先一点就是,电影的色彩调节,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让你在观感体验上更加“舒服”


相机直出的原片,图像质量往往会显得比较粗糙、单薄。对原图进行人为的调节,不仅仅是为了让摄影还原出人眼本来感觉到的颜色,而且也是为了给摄影提高质感,所以这是一种改进观感的手段。


观感的改进除了需要后期的调整,前期拍摄的准备也功不可没。布景、服装、灯光等美术方面的设计,对电影最终呈现的观感,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谈到电影色彩美学,韦斯·安德森是绕不开的一名人物。


4.jpg

韦斯·安德森


韦斯·安德森对色彩有着特别的迷恋,童话般的色彩风格,在他的电影世界中一以贯之,许多人也因此对他赞叹有加,并且为之倾倒。


以他《月升王国》的一个镜头为例,这个镜头可以看出导演的用心设计。


5.jpg

《月升王国》


这个镜头以橙黄色为基调,女孩的衣服与灯塔的边框和栏杆都是橙色,与背景的天空和大海形成一组补色。


镜头经过导演的设计,里面的色彩基本只包括蓝、白和橙三种,画面显得干净舒适,不会像现实中的色彩一样随机而且杂乱无章,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镜头有时总比现实好看的原因之一。


色彩的搭配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意几个颜色组合在一块都会顺眼。如何知道哪些颜色是和谐的,就需要借助到色轮


一般而言,有互补色、邻近色、三角配色、四角补色,通过这几种规律,可以呈现良好的色彩搭配。



6.jpg
7.jpg
8.jpg

9.jpg

顺序对应互补色、邻近色、三角色和四角补色。可以看到,《月升王国》的那个镜头就是应用了橙色、蓝色的互补规律。

色轮是色彩理论的直观体现,色彩理论将颜色分出色相、饱和度(浓度)、明度(亮度),三种属性都会对色彩的呈现效果造成影响。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对色彩理论进行深一步的了解。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韦斯·安德森集个人风格之大成之作,他的色彩美学在这部电影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10.jpg


这一电梯场景美得如同一幅画,其在用色上十分考究。人物的紫色衣服和被漆成红色的板壁相称,再加上几处黄色:夫人的黄裙、其他人衣服上的金色装饰、人的肤色,构成了简洁的三角色搭配。


11.jpg


这个被粉色甜品盒环绕的场景中,饰带和小哥的浅蓝与整体粉色环境的对照,也是教科书式的三角配色搭配。


韦斯·安德森是在用色上比较风格化的导演,他偏好糖果般的高饱和色彩,这造就了他电影中超现实的童话感


大部分电影的色彩还是比较克制的,一般来说,许多电影都会在照顾观感和保证表达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的色彩。


除了风格抢眼的韦斯·安德森,不少导演在色彩运用上也堪称一绝,其中有库布里克、阿莫多瓦、基耶斯洛夫斯基、张艺谋等


12.jpg

库布里克《发条橙》


13.jpg

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


14.jpg

张艺谋《英雄》


15.jpg

基耶洛夫斯基《蓝》


镜头之中的各种元素需要考虑色彩的搭配,而这些元素总会有一个基调来统领,这个基调就构成画面的主要色彩。比如前面提到的《月升王国》,就用了橙黄色的基调。


基调会突出某种色彩,让不同颜色都不约而同地往一种色彩上偏,这就便于减少色彩的杂乱性,形成和谐的观感


16.jpg

《天使爱美丽》


这是《天使爱美丽》里的一个镜头,主色调“绿得发黄”,整体偏向品红色,使得红色更加红,突出了红色。


现在网上流行一种所谓好莱坞风的“橙蓝色”调色,许多人竞相模仿。一类调色的流行无可厚非,因为它的质感很强,对比强烈,光源显得更加迷离,烘托出浓郁的氛围感和故事感,看起来酷酷的。


只不过,调色可以尽量拓宽思路,把各个色相都尝试一遍。电影和观众,对色调都是宽容的,每种色相都可以打造出色的画面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解决掉硬件上的问题之后,电影对于色彩的进一步追求,就是渲染出影片的情绪,营造一种和片中故事相契合的氛围,起到辅助叙事的作用。


《辛德勒的名单》就有过一个经典的色彩处理。片中的故事主体部分基本都是黑白色的,虽然彩色摄影技术在影片拍摄的年代已经相当成熟,但这种黑白处理是为了体现战争与屠杀之下的压抑气氛


其间出现过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她是黑白色中唯一的红,想不注意到都难,非常吸引眼球。


在周围一片黑板的惨淡下,小女孩的红色无需多言,她象征着犹太人的希望,天真的孩子是残酷世界中难得的那么一丝美好


而这唯一的色彩最后终究逃不过纳粹的魔爪,极大讽刺了纳粹那泯灭人性的可憎面目


小女孩的颜色,也是主角辛德勒内心感受的视觉外化,她对于辛德勒来说,是一种救赎,所以才有着特殊的颜色。


23.jpg


不得不承认,色彩对人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影响。看到红、橙、黄之类的暖色调,人会感受到热情、躁动,蓝色、绿色等冷色调,就会给人带来寒冷的感觉。


而色彩也会给人带来特定的感受,这在每个民族之间又有不同。比如,黄色在中国是帝王之色,象征着权力,而在拉丁美洲却是一种与死亡和灾祸相关的意象;红色在中国是大气、庄重的颜色,在西方就经常使人联想到凶杀、危险或者诱惑。


因此,这就造成不同民族的导演之间,对色彩的运用会有不同的含义


维托里奥·斯托拉罗是意大利一位知名摄影师,他掌镜的影片有《巴黎的最后探戈》《现代启示录》等。


还有一部,就是《末代皇帝》。在《末代皇帝》中,斯托拉罗的色彩心理学达到完美。


溥仪的一生,斯托拉罗认为,应该是三种色调。在皇宫的部分,是日薄西山般昏黄的光彩;溥仪在东北的部分,整体是蓝青色的冷色;最后新时代来临时,溥仪的生活趋于平静,影片的色调也同样趋于平稳和自然。


24.jpg
25.jpg
26.jpg


也有导演的用色处理,是为了将主观世界的客观化


被称为“第一部真正的彩色电影”的《红色沙漠》,片中充满了红色的意象,来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分裂症


从安东尼奥尼的这部影片开始,色彩的表意功能得到强化,色彩的存在不单单只是为了在荧幕上提供颜色,更是为了人内部的情感和心境。


27.jpg

《红色沙漠》


近来,王家卫对他的几部作品做了4K高清修复,其中《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都做了不同程度的调色。


比如《花样年华》和原来发行的版本相比,蒙上了一层黄色滤镜,颜色浓度也淡了许多,加重了怀旧的氛围。这样的调整却引来了不少非议。


28.jpg
29.jpg

上下图分别为修复前和修复后


影迷们不满的地方在于,这与他们当初看这些电影的记忆大不相同。


而王家卫说,他只是还原了他对影片的最初设想。“我想邀请观众们和我一起从头再来,因为电影已不再是从前的同一部,而我们也不再是从前的那个人。”


可见,导演的主观感受,也会投射到影片的色彩中。



END.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