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除了卓别林,你知道那位人称“冷面笑匠”的喜剧大师基顿吗?

1.jpg



荧屏里给人带来欢笑的喜剧,往往是演员最难达成的表达,故而一个喜剧演员的诞生要比一般演员更显珍稀


而从喜剧演员喜剧大师的蝶变,又是一种境界的跨越。能最终称之为大师的人物,大都是自成一脉的创作者



那个抢麦芽糖的坏叔叔


2.jpg

 ▲ 卓别林 Chaplin,1992(传记电影)


世界上最颇负盛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便是以一个经典形象走进大众记忆。


当年还在弗雷德·卡诺著名巡演剧团的的卓别林,被马克·森内特相中获得一个出演启斯东工作室影片的机会。


3.jpg

 ▲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森内特要求他即兴扮演一个角色。卓别林跑到衣帽间里,穿上皱巴巴的西装、松垮垮的裤子、大于自己脚很多的鞋子。这就有了后来那个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粘上小胡子夏尔洛


4.jpg

 ▲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这个充满矛盾的的形象,一半像绅士,一半又像个流浪汉。他仿佛是一个“孤独的、永远渴望浪漫和冒险”,却又能毫无顾忌地“抢走小孩子的大麦塘”的神经质人物。


5.jpg

 ▲ 查理·卓别林 Charles Chaplin


这个充满个人主义色彩、冲动、可以追求贪欲和暴力的夏尔洛,在卓别林自导自演的《寻子遇仙记》里开始走入更多人的心里。


6.jpg

 ▲ 卓别林 Chaplin,1992(传记电影)



冷面笑匠


巴斯特·基顿是默片时代另一位声名显赫的喜剧大师。他和卓别林、哈罗德·劳埃德并称为默片喜剧时代“三巨头”。


出身杂耍家庭的他三岁起便开始跟随父母上台演出。“基顿一家三口”的表演相当粗暴:父亲让小基顿在舞台上连栽好几个跟头,然后把他举起来扔向乐池,小基顿最后总是面无表情地落在低音鼓里。

7.jpg

 ▲ 七次机会 Seven Chances,1925


他对这一惊险过程的无动于衷让观众觉得格外有趣,后来也成为了基顿的标志,幼年杂技表演的经历也让他早早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在表演时不需要特技。


8.jpg

 ▲ 将军号 The General,1926


有人说基顿是从杂耍喜剧演员出身转行至默片演员中最成功的人物之一,一位不自知的超现实主义者,一位默片时代的“抒情诗人”。


9.jpg

 ▲ 七次机会 Seven Chances,1925


1917年开始拍电影,1920年开始独立的职业生涯。与卓别林奇装异服的特色不同,不苟言笑才是基顿的标志,还有那顶频繁出现的平顶小礼帽。


他不追求自然的表情,反而毫无表情。在他这儿,面部表情不是情绪传递的唯一表达,更多时候是通过他的举止,及身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展现。


10.jpg

 ▲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摄影师、修路工人、演员,他在电影中扮演过无数个小角色,也曾尝试在一部影片中演绎男女老少甚至动物等多个角色。


在这些作品中,精巧的空间和装置设计、故事性的思考和看似夸张的“棍棒喜剧式”演绎,为他带来了博众人一笑的新意。


11.jpg

 ▲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一代喜剧大师的影响


许多人知道卓别林,不仅因为他在喜剧上的造诣,更因为他对电影的早期发展做出的众多贡献。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曾一度使其不以为然。在1931年电视上充斥着语言类节目的时候,卓别林却拍摄了无声电影《城市之光》


12.jpg

 ▲ 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


影片毫不犹豫的对新流行趋势大加讽刺,甚至用玩具笛子的声音取代城市名流的交谈声。《摩登时代》里他虽然让人物开口了,嘴里却哼唱着不知所云的歌谣。


到了《大独裁者》,卓别林再无法保持沉默,他让人物滔滔不绝地说出仇恨的话语,以这种方式对独裁者加以丑化和抨击。


13.jpg

 ▲ 大独裁者 The Great Dictator,1940


卓别林对电影的个性化理解和展现,使他被影史更多的记载。而巴斯特·基顿作品也影响了后来许多电影人。


他是江湖人称“ 冷面笑匠”的影坛传奇,这在他的代表作《福尔摩斯二世》《将军号》《七次机会》中都可翻寻。


14.jpg

 ▲ 福尔摩斯二世 Sherlock Jr. 1924


他同时是能让观众眼前一亮的道具大师,他能用各种道具创造新事物。


《稻草人》里他为蜗居青年正名,房间再小也能玩出花样。《警察》里,为逃避追捕的巴斯特,搭了个顺风车,只不过没有事先征得车主同意。


15.jpg

 ▲ 稻草人 The Scarecrow,1920


在他1922年的《白日梦》中,巴斯特·基顿对电车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


图片

白日梦 Day Dreams,1922


他甚至让片中人物和镜头之外的观众形成互动——


图片

 ▲ 一周 One Week,1920


《一周》里,女主角洗澡时肥皂脱手,正要捡起来时,女主角突然意识到了镜头之外观众的存在,随后一只大手便遮住了镜头。


18.jpg
19.jpg

 ▲ 一周 One Week,1920


他一直拒绝使用替身,任何危险镜头都是亲自上阵。这在那个威亚技术还未被发掘的当时,是多让人难以想象的。


例如集大成者《将军号》里,巴斯特更是在火车上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高难度动作。


图片
图片

 ▲ 将军号 The General,1926


很多危险镜头的保护措施,最多也就是在地上铺一层垫子而已,更多的时候由于镜头限制,连保护措施也无法使用。


这种对电影的执着也许正是成龙及更多电影人将其奉为偶像的原因所在。



22.jpg

 ▲ 巴斯特·基顿 Buster Keaton


一代喜剧大师的练就大概并不只是对喜剧本身的打磨,更多时候喜剧只是他们选择的一种表达载体,更为内在的是对电影本身的挚爱。




 ☟ 参考来源

《电影简史》安杰洛·克里帕、邦雅曼·巴尔比耶、梅拉尼·布瓦索诺、康坦·马泽尔【著】

闻悉(微博)《空间艺术和装置设计的喜剧大师——巴斯特·基顿》

海大旅游学院学生会(搜狐)《原创|被“遗忘”的喜剧大师——Buster Keaton》




seo seo